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2022食品安全宣传


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感染防治知识

时间:2019-06-19 17:13:33     来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原学

副溶血性弧菌属弧菌科弧菌属,嗜盐畏酸,在无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1%~2%醋酸或50%食醋中1分钟即死亡;对热敏感,56℃5分钟或90℃1分钟灭活。对低温及高浓度氯化钠抵抗力甚强。在自来水、井水、河水和塘水中可存活1天,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以上。对常用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很弱,如酒精、0.05%苯酚、0.1%甲酚皂等,1分钟可杀灭。

流行病学

副溶血性弧菌分布极为广泛,其自然生存环境为近海岸和海湾的水域,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动物性有机物,有利于该菌生长繁殖。广州珠江河口地区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7.27%,海水、河涌水、养殖水的检出率分别为30.00%、28.61%、13.69%,6~8月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52.16%)[1]。

每年5~11月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多发季节,高峰集中在7~9月。发病呈世界性分布,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日本和我国病例分布最广、发病率最高。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内陆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发病率逐年升高。副溶血性弧菌已成为引起夏秋季感染性腹泻的常见、重要病原菌。

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初期排菌量多,可成为传染源,但其后排菌量迅速减少,故一般不在人群内传播。人群中亚临床型感染和一过性带菌是存在的,但健康人群带菌率很低。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与进食或接触海产品有关,带菌率较高的海产品有蛏、杂鱼、寻蟹、梭子蟹、贻贝、虾、带鱼、墨鱼等。除了海产品外,肉、禽、咸菜和凉拌菜亦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这主要是因为交叉污染所致。我国不少地区还发现淡水鱼携带副溶血性弧菌[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食物传播,①生食海产品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副溶血性弧菌在海产鱼、贝类运输或贮存条件适宜时即可大量繁殖,迅速达到致病载量;②烹调加热不充分;③交叉污染,烹调过的食物盛于被污染的容器内或使用被污染的厨具再加工其他食品时,可引起污染。

易感人群:男女老幼均可患病。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可产生低滴度的血清抗体,但很快消失,故可多次感染。经常暴露于少量细菌者,感染后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如渔民大多有生食或半生食某些海产品的习惯,暴露机会甚多,但发生食物中毒者并不多,即使发病,症状也较轻。但内陆人员到沿海地区时,饮食稍有不慎,屡见发生病情较重的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平均潜伏期为15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4天。国内报告9~20小时者占81%,10小时内者占70%。患者潜伏期长短与摄入细菌剂量有密切关系,其次与机体免疫力、细菌毒力以及年龄可能有一定关系。

发病多急骤,腹痛和腹泻首先出现,也最常见,其次为恶心、呕吐、畏寒和发热。腹痛多表现为剧烈上腹绞痛,一般呈阵发性,位于上腹部和脐周,部分伴压痛。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糊状。2~16%的患者呈血水样或粘液血样便,但很少有里急后重,若与痢疾杆菌混合感染者可有里急后重。吐泻严重患者常有失水现象。

实验室检查

粪便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在发病1~2日内培养阳性率最高,可持续3~4日,第5日多转为阴性。粪便标本的采集方式对检测的成功影响很大,发病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阳性检出率较高。标本如果需要送上一级实验室检测时,无需冷藏,但室温放置不能超过24小时。此外,还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血清学试验等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①发病前有生食或进食加热不彻底海产品、腌渍品及有可能被海产品污染的食物史;②发病多在夏秋季;③进食同一种海产品者经过短暂的潜伏期后集体发病;④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⑤从患者粪便和剩余食品中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

鉴别诊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容易与急性细菌性痢疾、沙门菌感染、霍乱等混淆,鉴别诊断时主要靠粪便细菌学培养,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多有腹部绞痛,细菌性痢疾腹痛较轻、腹泻多为脓血便,沙门菌感染腹痛较轻、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粘液样便,霍乱腹泻多为稀水样或米泔水样。

治疗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轻者予以对症支持治疗,不需用抗菌药物。但对症状重、婴幼儿、老年人及有并发症者应使用抗菌药治疗,环丙沙星抗菌活性最强,儿童宜选择蒙脱石散和庆大霉素,不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因该类药物可引起儿童软骨发育不良,多数学者主张儿童和孕妇应慎用。

预防

有文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生吃水产品(淡水鱼、深海鱼、淡水虾蟹)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49.5%的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1/103),三文鱼阳性率(72.7%)显著高于其他鱼生[2]。美国文献报道生食牡蛎引起的弧菌感染贯穿全年,接受消费调查问卷的病人中73%在发病前一周内曾生食过牡蛎[3]。2003年对广东省水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饭店中海产品贝类和甲壳类抽样检测,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分别为32.4%和43.9%[4]。

综合以上信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产品(特别是生食水产品)的监管,加强餐饮单位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督。消费者或餐饮行业对高位食品的卫生处理应包括:①冷藏,美国贝类卫生操作手册(NationalShellfishSanitationProgram)建议采收的贝类产品贮运温度应低于7.2℃以控制该菌的繁殖[5];②煮熟烧透,56℃加热5分钟或90℃加热1分钟灭活;③防止生熟食物操作过程交叉污染;④夏季厨房应加强通风降温,剩余食品要放置冰箱,隔餐或过夜的食物在食前充分加热[6]。

[1]赖晓华,肖新才,刘文祥,等.广州珠江河口地区水体中副溶血弧菌定量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10,36(3):5-8.

[2]马聪,严纪文,朱海明,等.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吃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3):341-343.

[3]WilliamC.Levine,PatriciaM.Griffin,GulfCoastVibrioWorkingGroup.VibrioInfectionsontheGulfCoast:ResultsofFirstYearofRegionalSurveillance[J].The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1993,167:479-483.

[4]刘秀梅,程苏云,陈艳,等.2003年中国部分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2):97-99.

[5]NationalShellfishSanitationProgram:GuidefortheControlofMolluscanShellfish2009Revision.2009.[6]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65-375.